地下流体监测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研究工作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与其他国家在观测目的上的区别在于,除了为探索地震科学问题积累资料之外,同时还承担地震预测工作任务。因此,我国地下流体监测网建设规模较大,观测站分布在全国各省区(除港、澳、台),观测项目包括国际上普遍观测的项目和一些探索性项目。
地下流体的观测项目分为地下水、地下气和地热三大基本类型。地下水的观测主要包括水位(动水位、静水位)、流量(井孔、泉)、离子(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和电导率等项观测;地下气是地下水中溶解气、自由逸出地下水表面的气体和土壤气的总称。地下气的主要观测成分有氡、汞、氦、氢、二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总量等。地热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之一,地温是地热场的直接量度。地温的测量可由直接测量深、浅地下岩层的温度获得,也可通过测量深井和温泉的水温来间接获取。由于地下含水层介质参数和水动力条件的改变都将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因此,井(泉)水温的变化包含了岩石温度的热传导和孔隙(裂隙)流体的热对流的两种作用的影响。由于地下流体的运动与地球大气圈、水圈的循环有直接联系,需要观测气温、气压、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以帮助客观
分析地下流体的动态特征。
我国对地震地下流体的科学研究有一定的积累,基本形成了以地下流体为表现的地球物理场和化学场的地震观测网,建立了经验性的地震预测体系。但要想获得有关地震的详细物理过程和地球的结构信息,还缺乏高质量、足够数量的观 测数据,对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尚认识不清。因此,继续发展和加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
地下流体的观测项目分为地下水、地下气和地热三大基本类型。地下水的观测主要包括水位(动水位、静水位)、流量(井孔、泉)、离子(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和电导率等项观测;地下气是地下水中溶解气、自由逸出地下水表面的气体和土壤气的总称。地下气的主要观测成分有氡、汞、氦、氢、二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总量等。地热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之一,地温是地热场的直接量度。地温的测量可由直接测量深、浅地下岩层的温度获得,也可通过测量深井和温泉的水温来间接获取。由于地下含水层介质参数和水动力条件的改变都将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因此,井(泉)水温的变化包含了岩石温度的热传导和孔隙(裂隙)流体的热对流的两种作用的影响。由于地下流体的运动与地球大气圈、水圈的循环有直接联系,需要观测气温、气压、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以帮助客观
分析地下流体的动态特征。
我国对地震地下流体的科学研究有一定的积累,基本形成了以地下流体为表现的地球物理场和化学场的地震观测网,建立了经验性的地震预测体系。但要想获得有关地震的详细物理过程和地球的结构信息,还缺乏高质量、足够数量的观 测数据,对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尚认识不清。因此,继续发展和加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